特約通訊員 陳泉霖 通訊員 張德勇
“獼猴桃基地這幾天必須栽樁、搭架子了。”10月9日,雨后初晴,國網襄陽供電公司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王會忠找到程岐村黨支部書記李兆東商議。隨后,20多名村民趕到獼猴桃基地,挖窩的挖窩、栽樁的栽樁、搭架的搭架,干得熱火朝天……
保康縣兩峪鄉程岐村山大人稀,版圖面積15.62平方公里,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共有174戶548人,其中貧困戶140戶438人。山林面積18271畝,土地面積4000多畝。
激勵村民發展特色種養產業
2015年,肩負組織的重托和山區貧困群眾的希望,襄陽供電公司黨委班子帶領扶貧工作隊一行4人進村扶貧。“養豬為過年,養雞為油鹽,一年到頭很難混個肚兒圓”曾是程岐村貧困的真實寫照。全村90%的農戶住的是土坯房,到2014年底人均純收入不到5200元。
扶貧工作隊進村后,就和村干部一道翻山越嶺,逐家逐戶走訪座談,通過廣集民意、匯聚民智,很快掌握了村情民意,迅速理清了脫貧致富發展思路。
5年來,扶貧工作隊與村“兩委”多方籌措資金120多萬元,扶持程岐村發展煙葉、代料食用菌、辣椒、四季豆等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目前,全村發展蒼術、天麻等中藥材100畝,辣椒、豇豆、西紅柿等反季節蔬菜100畝,煙葉70畝,代料食用菌30萬袋;1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7戶,1000只以上的養雞大戶12戶;每年外出務工113人,年務工收入400多萬元。
襄陽供電公司機關干部與程岐村23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想方設法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扶貧工作隊利用各種機會開展科技培訓,開辦種煙、養豬、養羊、養雞和中藥材種植5個培訓班,請縣、鎮農業技術人員到村進行技術指導,基本上實現貧困戶一戶一個“科技明白人”的目標。
如今,全村貧困群眾全部住上了磚瓦房,家家通自來水,戶戶有彩電、冰箱、洗衣機、摩托車、手機,組組通水泥路,通信網絡實現全覆蓋,40%的農戶開上了小汽車。
小山村煥發生機活力
襄陽供電公司扶貧工作隊進駐程岐村5年來,用真心、動真情、出真招,以發展產業為主線,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以農民增收致富為目的,想方設法壯大村集體經濟,讓這個大山里的小山村煥發出生機與活力,逐步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現在,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一天比一天好,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李兆東說。2018年,程岐村整體脫貧出列。2019年,程岐村農村經濟總收入26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790元。
5年來,針對程岐村基礎設施薄弱的情況,扶貧工作隊發揮自身優勢,全力以赴予以解決。投資35萬元,對全村電網進行改造升級,新建3個供電臺區,改造3個供電臺區,架設高壓線路1.5公里、低壓線路2公里;投資20萬元,架設鋼筋混凝土橋一座;投資13萬元,改造裝修村委會和會議室,配備辦公桌椅、電腦、音箱、沙發等。同時,結合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高標準建設了3處居民集中安置點,讓一批貧困戶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
真心付出換來群眾幸福笑容
程岐村地處偏遠,交通相對不便,村民生產的農副產品大部分喂了豬。扶貧工作隊從2016年起決定,只要是村民生產的農副產品,如生豬、土豆、臘肉、香菇、木耳、雞蛋、菜籽油、干菜、南瓜等,襄陽供電公司食堂都幫助購買、銷售。
去年,四組貧困戶楊才東、靳文雙、李德周家喂養的肥豬,襄陽供電公司以70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價格收購;今年8月22日,一次性幫助村民銷售土豆3萬公斤;今年9月,貧困戶李兆雄出產的300多斤菜籽油以12元/斤的價格賣給了襄陽供電公司食堂。“每年襄陽供電公司幫助村民銷售的農副產品價值都在15萬元以上。”李兆東說。
去年5月,程岐村的村級公路納入窄路面加寬項目,需要進行高低壓線路的桿線轉移。扶貧工作隊用了不到一周時間,就轉移遷改高低壓線路2公里,為村里節省了遷改費用20萬元。
在壯大村集體經濟上,襄陽供電公司實施光伏扶貧項目,投入資金100多萬元,在程岐村建設了光伏扶貧電站,總容量100kW,已全部建成投運,目前累計發電24萬千瓦時,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12萬元。
扶貧工作隊還投資12萬元,帶動40戶貧困戶種植杉樹1100畝、油茶200畝,每年可增收40多萬元。貧困戶李明種植杉樹40多畝,每年可增收1萬多元。
今年,扶貧工作隊與村“兩委”商議,投資30萬元,流轉村民土地,建成獼猴桃基地60多畝,成立保康縣三合元果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村里采取“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50戶貧困戶在合作社務工增收。
扶貧工作隊還向襄陽供電公司爭取30多萬元資金,新建10畝魚塘,養殖“四大家魚”,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
5年來,通過扶貧工作隊的不懈努力,程岐村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扶貧工作隊的真心付出換來了村民的幸福笑容。
責任編輯:蔣琦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