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雪飛 王世翠 特約通訊員曾虎 通訊員貴鵬)產業帶動8000多戶2.5萬余名貧困人員增收,安置4403名適齡貧困人員就業,為257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今年以來,襄州區通過產業帶動、就業引導、創業激勵等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計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并將各種增收渠道加以穩定來鞏固脫貧成效。
依托農業資源,讓產業帶動挑起精準脫貧大梁。截至目前,全區用于扶貧產業培育的資金達5880萬元,推動29家龍頭企業、339家專業合作社到產業基地布點,增收渠道覆蓋1.13萬名貧困人員。
通過草繩編制、冬桃種植、起壟花生等產值過億元的產業,帶動1653戶貧困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增加1500元。
市場需求較大、經濟效益較高的水果、蔬菜等產業在引導下做優做精,擴大種植面積形成產業示范帶,實現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
轄區龍頭企業正大、魯花的“企業+合作社+貧困戶”訂單產業模式在引導下做長做深,形成4.5萬畝起壟花生、1萬余畝優質小麥等產業基地,惠及64個貧困村8000多戶貧困戶。
華中康谷大健康產業園護理(工)項目招收了該區70余名貧困人員,經專業培訓后派駐醫療機構,為貧困戶月均增收4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幫扶適齡貧困人員10200人,就業安置率達100%。
目前,襄州相繼開展農家樂、電子商務、農村養殖技能等就業培訓58期,涉及貧困人員4124人。
區職能部門積極和全市多家企業對接用工需求,保障求職的每名貧困人員都有3個以上崗位供選擇。1月至7月,舉辦線上招聘會4場,幫助285名貧困人員實現“不見面招聘、不出門上崗”,在鎮、社區舉辦5場貧困人員轉移就業專場招聘會,幫助627名貧困人員在家門口就業。
區人社部門開設貧困勞動力創業服務綠色通道,為貧困人員創業提供優質服務。在農民工返鄉創業意向相對集中的鄉鎮設立返鄉創業服務站,累計為257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迅速落實針對貧困人員創業的各項獎補措施。已累計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發放創業補貼35萬元,帶動就業132人;為10200名貧困人口發放務工生活補貼204萬元;為26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農家樂創業補貼260萬元,發放吸納就業補貼312萬元。
各種扶貧金融產品為貧困人員創業提供支撐。截至8月13日,全區2020年發放扶貧貸款2027筆6688.1萬元、個人創業擔保貸款5筆50萬元。
責任編輯:蔣琦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