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袁傳成 姚龍均 杜權成 特約記者 阮班明 全媒體記者 夏路
7月23日,記者乘車來到谷城縣五山鎮鄧家坪村。梅雨初歇,村干部聶美財正帶著村民們在剛平整好的地里忙活。“今年,襄陽軍分區駐村工作隊準備投資80萬元在村里建一個年產30萬袋的食用菌基地,目前,25萬元的啟動資金已經撥付到位了,村里土地流轉全部完成,正在搭建大棚,預計8月底就可以完工。”聶美財激動地說。
鄧家坪村地處谷城縣與房縣交界的班河下游、云霧山麓,這里位置偏僻,溝谷縱橫、山高田少、交通不便,村集體經濟相對滯后,貧困人口脫貧任務繁重。
2016年6月,襄陽軍分區組織16支駐襄部隊到大山深處的鄧家坪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從那時起,人民子弟兵一步一個腳印,將真情灑滿云霧山,直接幫扶資金達200余萬元,幫扶項目、振興產業、改善環境,為鄧家坪村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扶貧開發之路。
打基礎管長遠 強壯脫貧筋骨
集體經濟底子薄、基礎設施落后、貧困戶脫貧難,是當時鄧家坪村的基本情況。
想要脫貧致富,第一步如何走?襄陽軍分區對癥下藥,確立了項目帶動、振興產業、逐戶施策的扶貧路徑。
2016年,襄陽軍分區籌資103萬元幫助鄧家坪村興建120KWP光伏發電站一座,年發電上網11.93萬千瓦時,帶動11戶12人就業,全村貧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村集體獲得部分穩定的基礎建設資金。
緊接著,襄陽軍分區又協調修建通信塔,解決三組32戶103人和軍旅班河景區通信難題;幫助融資90萬元,硬化鄧家坪至百日山三公里公路,連通了與堰河村、黃山埡村的旅游通道;2018年以來協調融資225萬元,打通鄧家坪村至房縣的公路。
路暢百業興。鄧家坪村至房縣的公路修通當月,居住在鄧家坪村云霧山上的居民張書峰信心滿滿地從外地回來了,他在高山養殖黑豬,當年出欄近百頭,獲利20多萬元。
今年張書峰又購買了一批黑豬崽,長勢喜人。張書峰說,現在道路通了,運輸飼料方便,賣豬、買豬都方便了。與張書峰情況類似的還有貧困戶王運翠,她家住水田坪(鄧家坪村一組),原來只有一條窄窄的砂石路,無法通車,糧食和飼料都要靠人工挑。前年,水田坪的道路修成了3.5米的水泥路,她開始著手養殖,養了三畝多的清水魚、兩頭牛,還發展了8000袋食用菌,當年達到脫貧標準。近年來,許多在外創業者紛紛向村委會咨詢,打算返鄉創業。
如今,山上土特產品源源不斷外銷,山下生產生活物資反哺山民,豐富了城鄉市場,增加了山民收入,加快了脫貧步伐。
護生態求特色 發展鄉村旅游
地處云霧山麓的鄧家坪村,生態環境美,資源稟賦好,因地制宜發展種植、養殖與旅游業得天獨厚。
襄陽軍分區駐村工作隊把助力產業發展、夯實脫貧致富后勁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幫助鄧家坪村逐步建立茶葉、食用菌、林木特產同步,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一體,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的良性發展軌道,并有序組織貧困戶參與其中。
退役軍人張建武返鄉創業,扎根大山12年,從高山養殖到開發班河生態旅游。張建武發揚螞蟻啃骨頭精神,成立了軍旅班河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
目前,“軍旅班河”風景區已建成了可同時接納500名游客的接待中心,興修了棧道、駁岸、觀光路10公里,添置了網紅橋、步步驚心橋、攀巖索道、軍旅拓展基地等設備、設施。另外,興建了果酒作坊和黃酒廠,高標準修建了兩個用于窖藏黃酒的大型酒窖。
襄陽軍分區援建的信號塔,結束了班河沒有信號的歷史。2018年年底,襄陽軍分區扶貧工作隊隊員冒雪來到軍旅班河,隊員們采購了一萬多元的特色產品作為年貨。
近幾年來,張建武的事業漸入佳境,每年僅獼猴桃酒、云霧山黃酒、野生葛粉、散養黑土豬、土雞等特色產品的銷售就突破600多萬元,游客日高峰期達到3000多人,餐飲收入每年達到60多萬元。
他不僅自己創業,還帶動了一批村民和貧困戶就業,常年在軍旅班河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從事管理、安保、雜工、建筑、養殖、接待等工作的村民達30多人。
傾真情多關愛 提升幸福指數
為增加鄧家坪村的“造血功能”,襄陽軍分區駐村工作隊幫助該村建設現代化香菇生產基地,幫助解決30名村民就業難題,每年村集體增收27萬元。
茶葉是鄧家坪村的傳統產業,襄陽軍分區駐村工作隊支持殘疾人李永樹承包經營300畝茶園,帶動20余貧困人口參與茶園管理和采茶;食用菌是鄧家坪村支柱產業,全村80%村民參與,擁有200多萬袋的規模,年產木耳、香菇、天麻等林特產品總值3000萬元,7戶貧困戶因種植食用菌而脫貧。
襄陽軍分區駐村工作隊圍繞目標,一戶一策,長期結對幫扶,常態走訪慰問與實際解決困難有機結合,協調第991醫院專家上門義診,送醫、送藥、送健康。
2018年,襄陽軍分區投入資金10萬元在班河旅游區興建占地3.5畝的村幸福院,按照“集體建院、自愿入住、集中居住、互助服務”的原則,有效解決了鄧家坪村15戶獨居、空巢、留守、高齡老年人的養老難問題。
另外,易地搬遷安置點、村級衛生室陸續建成,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環境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正穩步推進中。全村已初步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目標,鄉村振興初見端倪。鄧家坪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目前,襄陽軍分區按照“政策不變、隊伍不散、人員不撤、干勁不松、力度不減”的扶貧工作思路,緊抓脫貧成果鞏固提升、緊貼貧困動態監測篩查、緊跟脫貧發展跟蹤管理等,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戰成果,聚集各駐軍部隊投入經費,抓好“黨建+教育+文化”扶貧工作。
為了鄧家坪村的一方百姓,人民子弟兵不忘初心,用汗水和熱血彈奏軍民血濃于水的時代強音!
責任編輯:蔣琦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