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日報訊(通訊員馬熠輝 特約通訊員劉俊)5月20日,南漳縣武安鎮扶貧辦組織人員趕往劉家河村貧困戶李煥軍家中幫著搶收小麥。為幫助李煥軍盡快脫貧,該鎮為其制訂產業幫扶計劃,幫助其修雞舍、提供養殖技術支持,并簽訂扶貧協議。目前,李煥軍共種植農田18畝、養雞100只、養豬2頭,為脫貧致富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該鎮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十四屆八次全體會議和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戰勝挑戰,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該鎮多次召開精準扶貧專題會議,全體扶貧干部深入開展入戶走訪,對全鎮未脫貧戶1戶4人、脫貧監測戶45戶126人、邊緣戶47戶143人及其他因疫情存在返貧風險的脫貧戶建立臺賬,量身定制幫扶方案,分類施策,確保未脫貧戶如期脫貧。該鎮重新修訂到戶產業獎補資金實施辦法,針對物價上漲的幅度提高部分產業項目的獎補標準。截至目前,該鎮實施到戶產業獎補項目44個,獎補資金 219.16萬元,帶動貧困戶 681戶2162人,預計戶均增收3200元。
該縣將產業項目由傳統產業向特色產業轉變、向加工產業延伸,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基礎上,優先安排帶貧主體復工復產,鼓勵帶貧主體通過合同定購、賒銷生產資料、實行保護價格收購和流轉土地、吸收入股、吸納用工等措施,帶動貧困群眾參與生產、促進增收,加大合作社獎補力度,簽訂幫扶協議。據了解,該鎮特色產業全年可帶動2241戶5542人、新型經營主體可帶動1398戶4408人致富增收。新增產業項目12個,其中發展石榴基地230畝、苗木產業50畝、深加工產業2個、山羊養殖200頭、蔬菜種植30畝、食用菌種植5萬袋、肉兔養殖5000只。堅持完善后扶產業,對三個重點貧困村和部分集中安置點配套12個扶貧產業項目,完善利益鏈接機制,增強帶貧益貧效果,提高貧困戶對產業政策幫扶的滿意度。
該鎮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堅持舉一反三、長短結合、從嚴從實,針對中央巡視“回頭看”及各類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自上而下組織學習,自下而上制定認領清單,實行五套清單、一套整改方案,采取一體化整改推進,做到整改責任、標準、口徑一致。對認領的問題立行立改,以問題整改促質量提升,切實補齊短板弱項,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責任編輯:王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