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宜城市民主村在“學校+家庭”傳統管理基礎上,探索出依托村關工委主導開展社會監護,釋放鄉村活力之路。
大手護小手 安全有保障
“村里娛樂無場地,學習無平臺,放學后成群的孩子在鄉間路上追逐打鬧,在稻草堆里滾來滾去。特別是暑假,總有一些不聽話的孩子,溜到百里長渠野泳,我們怎么敢放手去創業。”對此,村民周明紅憂心忡忡。
為孩子們構建安全無虞、充滿關愛、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讓村民們放手去打拼創業。村黨支部書記、關工委主任周承強想到了村里的“五老”,動員他們發揮作用,為村里下一代的教育監護出一份力。
民主村有不少退居二線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戰士、老模范,這些賦閑在家的“五老”,具有特殊的政治優勢、威望優勢、親情優勢和時間優勢。
村關工委一班人挨個動員走訪,23名“五老”積極響應,主動認領監護孩子的崗位和職責,義務擔負起法律宣講員、思想幫教員、課外輔導員、安全監督員、科普培訓員,為孩子們構建一張“大手護小手”的安全健康向上防護網。
與成長同行 教育有載體
為解決村里留守孩子的學習問題,村關工委租了一個60平方米的農家小院開辦起農家書屋,熱心的退休教師黃大海主動請纓,擔任書屋義務管理員和孩子們校外學習義務輔導員,為孩子們建起了溫馨的“學習之家”。
黃老師說:“放學后和節假日,村里的爺爺奶奶都喜歡把孩子送到我這里來看書,輔導作業。”
農家書屋還配有象棋、圍棋、羽毛球。書屋外的小廣場配有快樂滑梯、乒乓球臺、健身器材,這里成了村里孩子們的好去處。
民主村的太空蓮基地,不僅是一個脫貧攻堅好項目,也是孩子們科普教育基地。
如今,家家戶戶都能為孩子們講述中科院將442粒常規荷蓮種子,搭載科學試驗衛星培育出新的太空蓮,大幅提高蓮子的豐產增收,培養孩子們探索太空奧秘,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村里的孩子們在懵懂中開始思考,眺望世界。
鄰里廚房香 生活有著落
談起建設鄰里廚房的初衷,周承強記憶猶新:2018年冬,村關工委看到村里留守孩子因三餐冷熱不均,部分出現腸胃疾病,心里不是滋味。
孩子是村里的未來和希望。統計得知,民主村有留守、半留守兒童、老人共103人,一日三餐吃飯沒著落。
村關工委積極扶持一組村民程度金、胡彩秀夫婦利用自家車庫和小院開辦起鄰里廚房,解決留守兒童及孤寡老人吃飯問題,村里太空蓮收入作為廚房補貼。村里留守兒童、孤寡老人以及來不及做飯的村民都可以把孩子送到這里享受豐盛的一日三餐。
程度金夫婦說:“鄰里廚房開張,不圖盈利,只為村民分憂,為孩子們實施營養關懷,單親家庭孩子還可以寄宿到我們這里來。”
逢重要節日,村里還組織鄰里開展“留守同學到我家”活動,與單親、留守孩子們一起分享月餅、水果,共同感受節日快樂。
點亮一盞燈 舊貌換新顏
眼前的民主村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鋪著彩色地磚的小廣場上,老人們在健身器材上鍛煉,孩子們歡快地溜滑梯、打乒乓球,一陣陣歡聲笑語在民主村上空蕩漾……
民主村的美麗蛻變,是幾年前大人孩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原來這里家家戶戶亂搭亂建、到處雜草叢生、路邊垃圾污水臭氣熏天……
如何改變村發展困局,讓村民看到村的未來和希望?
村關工委主動聯系省、襄陽市及該市農業技術員來村指導發展現代農業,開展實用技術培訓,發展“打工經濟”,助力花卉苗木、林果產業、養魚垂釣等基地建設,打造“村級田園綜合體”,開通“就業直通車”轉移富余勞動力,主動融入村人居環境整治,協助將牲畜家禽入圈入籠,推進改水、改廢、改廁“三大革命”,把民主村建成了孩子們期望的美麗家園。2020年民主村入選“湖北省美麗鄉村”“湖北省綠色示范村”。
一拳打得百拳開,釋放活力幸福來。貼心監護,以解后憂,今天的民主村,村民們正邁著輕盈的步伐,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
來源:通訊員 李勤 楊邦翠 徐振全
責編:孫巍
編審:杜守雨
責任編輯:孫巍
請輸入驗證碼